市司法局:用“繡花”功夫做實基層法治建設
發布時間:2023-02-21 來源: 南陽日報 閱讀次數: 【字體: 大 中 小】
市司法局錨定村(居)法律顧問工作“民生實事”定位,堅持用“繡花”功夫做實做細每個環節,在村(居)法律顧問律師覆蓋面達到100%的基礎上,實現了村(居)法律顧問工作的“三個轉變”,打通了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。
突出筑牢基礎,實現覆蓋的“有形”向“有效”轉變。市司法局著力優化人員配置,著力統籌全市律師資源,通過示范帶動、結對共建等方式,解決資源不均衡、推進不平衡的問題,實現了工作的整體推進。健全完善日常檢查、績效考評、群眾測評工作機制,要求法律顧問通過實地走訪、進村入戶,深入了解村民生活,對有矛盾糾紛的村民及時進行調解,為生活貧困的村民,提供力所能及的幫扶,為老、弱、病、殘的村民、婦女和兒童提供免費法律服務,實現法律援助工作服務社會化。深入村(居)院落、田間地頭,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每月提供一次不少于4小時的現場法律服務,每季度集中法治培訓不少于1次。
突出激發潛能,實現管理的“機械”向“能動”轉變。在顯著位置張貼村(居)法律顧問公示牌,方便群眾咨詢求助。將村(居)法律顧問的姓名、照片、聯系方式、服務時間、服務的村(居)以及二維碼,制作成村(居)法律顧問便民服務聯系卡,發放到每家每戶,方便群眾聯系和監督。建立村(居)法律顧問微信群,方便群眾咨詢。及時修訂完善村(居)法律顧問考核評估辦法,指導各縣市區司法局協調鄉鎮(街道)政府、村(居)委會,遵循服務協議,綜合服務需求量、人員配置、經費保障等因素,科學合理確定村(居)法律顧問提供服務的類別、數量、質量等考核評估指標。
突出強化效能,實現服務的“廣度”向“深度”轉變。村(居)法律顧問圍繞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以村(居)黨組織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、村級民主議事活動為契機,利用宣傳櫥窗、宣傳欄、微信群等平臺載體,結合村(居)文藝匯演等工作,向群眾傳播與其日常生產、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,增強了村(居)干部和群眾的法治觀念,發揮了法治宣傳“主力軍”的作用。臥龍區組織村(居)法律顧問聚焦惠農政策、村(居)“兩委”換屆、征地拆遷、撫養贍養以及常態化疫情防控等事項,主動參與矛盾糾紛排查、化解,讓調解過程更順暢、調解結果更具備法律效力。河南威武律師事務所主任魏武,在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新店鄉阡陌營村擔任法律顧問,2022年11月曾在一天之內處理了3起歷史遺留的信訪糾紛,配合政府將矛盾糾紛引入了法治軌道,也最大限度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權益。2022年,全市村(居)法律顧問參與化解矛盾糾紛7994件,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維穩的基礎性作用,讓更多居民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務的“紅利”,實現了政通人和的“雙贏”局面。鄉鎮、街道涉及基層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,普遍邀請法律顧問全程參與,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、可操作性、后果及可能帶來的糾紛等從法律角度進行論證,確保決策合法有效。
2022年以來,全市村(居)法律顧問協助村(居)修改及完善村規民約,為村(居)項目談判、合同簽訂提供法律意見639件,充分發揮了指導基層涉法事務的“智囊團”作用,推進了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。